“明日驅馳汗浣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日驅馳汗浣裳”全詩
與君且作忘形醉,明日驅馳汗浣裳。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枯木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枯木圖》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詩詞。詩詞通過描繪蕭疏的枯木和夕陽的映襯,以及煮黃鲿的景象,表達了與君共飲暢忘憂愁的情感,同時展現了明日奔波勞碌的生活場景。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枯木蕭疏下夕陽,
漫燒飛葉煮黃鲿。
與君且作忘形醉,
明日驅馳汗浣裳。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枯木圖》以枯木、夕陽和煮黃鲿為主要描繪對象,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忘卻塵世煩惱、暢快飲酒的情感。枯木的蕭疏和夕陽的余暉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凄美的意境。漫燒飛葉煮黃鲿的情景則展示了詩人與君共享美食和美酒的場景,表達了歡聚一堂、暢快忘憂的心境。
詩詞的最后兩句“與君且作忘形醉,明日驅馳汗浣裳”則暗示了明天的奔波勞碌生活,詩人希望與君共同享受當下的快樂,不念明日的辛勞。這種對逍遙自在、放松身心的追求是唐寅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之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情境遇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煩惱、追求快樂和放松的態度。通過詩人與君共同飲酒、共享美食的情境,呼應了人們對于逍遙自在、忘卻塵世的向往。
“明日驅馳汗浣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mù tú
枯木圖
kū mù xiāo shū xià xī yáng, màn shāo fēi yè zhǔ huáng cháng.
枯木蕭疏下夕陽,漫燒飛葉煮黃鲿。
yǔ jūn qiě zuò wàng xíng zuì, míng rì qū chí hàn huàn shang.
與君且作忘形醉,明日驅馳汗浣裳。
“明日驅馳汗浣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