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尊前面發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必尊前面發紅”全詩
當時我做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紅。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題畫(十八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畫(十八首)》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夜偶遇,并以此寄托了自己的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一宿因緣逆旅中,
短詞聊以托泥鴻。
當時我做陶承旨,
何必尊前面發紅。
詩意:
這一夜,我在逆境的旅途中偶然遇見了某個人或發生了某個事情。我用簡短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借此抒發內心的苦悶之情。當初我曾擔任陶瓷官職,為何要在貴族面前擺出一副自命不凡的姿態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觀點。詩人在旅途中的一夜偶遇引發了他的思考和感慨,他用短詞來托物抒情,表達自己內心的郁悶與不滿。通過描述自己曾經擔任陶瓷官職的經歷,詩人暗示了社會上虛偽的面孔和不必要的虛榮心。他質問自己,何必在貴族面前迎合他們的期望,失去自己的真實面貌呢?
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唐寅以淡泊名利、追求真實自我的態度,呼喚人們應當珍惜真誠與自由,不拘于世俗的桎梏。這種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是唐寅詩詞創作中的常見主題之一。
總的來說,《題畫(十八首)》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虛偽和對自由真實生活的向往,體現了唐寅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何必尊前面發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à shí bā shǒu
題畫(十八首)
yī xiǔ yīn yuán nì lǚ zhōng, duǎn cí liáo yǐ tuō ní hóng.
一宿因緣逆旅中,短詞聊以托泥鴻。
dāng shí wǒ zuò táo chéng zhǐ, hé bì zūn qián miàn fā hóng.
當時我做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紅。
“何必尊前面發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