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不要人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不要人聽”全詩
自彈還自罷,初不要人聽。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彈琴高士》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彈琴高士》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位高士彈琴的場景,表達了高士自彈琴而不求他人欣賞的心境。
譯文:
在寧靜的江水中,明亮的月光映照著;
山巒空曠,秋意充盈著亭子。
高士自得其樂地彈奏著琴,
并不在乎有人來聆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高士獨自在江邊的亭子里彈琴的景象。江水靜謐,月色明亮,山巒空曠,秋天的氣息彌漫在亭子周圍。高士自得其樂地彈奏著琴,不尋求他人的贊賞和欣賞,只是單純地享受自己的音樂。
賞析:
《彈琴高士》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自由的畫面。詩中的高士是一個追求內心自由和獨立的人,他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和欣賞,只是純粹地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之中。他在靜謐的江水旁邊彈琴,月色和山巒的描繪增添了詩句的意境。高士的境界高遠,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和自我滿足,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待。這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自由的精神,展現了楊基獨特的藝術追求和思想境界。
整首詩以簡潔的句式和樸素的詞匯表達了高士的純粹與超越,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覺。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內心自由的心境,也可以在詩中找到自己的共鳴。這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展示了高士的獨特個性和精神境界,體現了楊基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
“初不要人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 qín gāo shì
彈琴高士
jiāng jìng yuè zài shuǐ, shān kōng qiū mǎn tíng.
江靜月在水,山空秋滿亭。
zì dàn hái zì bà, chū bú yào rén tīng.
自彈還自罷,初不要人聽。
“初不要人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