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旗亭曲曲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小旗亭曲曲闌”全詩
便須連夜燒銀燭,莫待他年霧里看。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到江西省看花次韻(四首)》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基的《到江西省看花次韻(四首)》是一首明代的詩詞。通過分析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內涵。
中文譯文:
小小旗亭曲曲闌,
禁煙時節未鶯殘。
便須連夜燒銀燭,
莫待他年霧里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江西省賞花的情景。詩人在江西的一個小旗亭中,遠離塵囂。雖然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節已經過去,但春天的鳥兒并未全部離開,依然存在于這里。詩人希望能夠在夜晚燃起銀燭,借助燭光洞察迷霧中的景色,而不是等待到未來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西的花景,并透露出詩人對美的追求和期待。首句中的"小小旗亭曲曲闌"刻畫了一個小巧精致的亭子,使讀者產生了一種安靜、幽雅的感覺。接下來,詩人提到禁煙時節未鶯殘,表達了春天的氣息仍然存在,鳥兒依然在這里歌唱。這種反差營造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在夜晚點燃銀燭,穿透迷霧,來觀賞花景。這種意象使人聯想到詩人追求真實、清晰的美的態度。他不愿意等待未來,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及時把握眼前的美好。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江西花景的向往和追求。詩中蘊含的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反思,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詩意和思考價值。
“小小旗亭曲曲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jiāng xī shěng kàn huā cì yùn sì shǒu
到江西省看花次韻(四首)
xiǎo xiǎo qí tíng qū qū lán, jìn yān shí jié wèi yīng cán.
小小旗亭曲曲闌,禁煙時節未鶯殘。
biàn xū lián yè shāo yín zhú, mò dài tā nián wù lǐ kàn.
便須連夜燒銀燭,莫待他年霧里看。
“小小旗亭曲曲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