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入定衣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入定衣斑”全詩
門外塵埃滿,庭中日月間。
潮隨朝梵響,雨入定衣斑。
幾欲攜筇去,松陰一叩關。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題招提院靜照堂》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招提院靜照堂》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雖居城邑,趣不落人間。
門外塵埃滿,庭中日月間。
潮隨朝梵響,雨入定衣斑。
幾欲攜筇去,松陰一叩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珪在招提院靜照堂中的景象和思考。王珪雖然身體居住在城市,但他的興趣和心境卻超越塵世。他感受到門外塵埃的積聚,而庭院中的日月卻依然照耀。他聽到潮水隨著晨鐘梵唱起伏,雨水也打濕了他的定衣,但這些并沒有阻止他的思索。他內心渴望離開這個喧囂的世界,去追尋內心的寧靜。他準備帶上拐杖,向著松樹的陰涼處走去,只需輕輕敲門一下,那里就是他追求的寧靜所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離塵的向往和對寧靜境地的追求。通過對招提院靜照堂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境與外在的環境相對照,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塵埃滿門與日月共輝的景象,凸顯了人世間的喧囂與繁忙,以及內心的寧靜與追求之間的對立。晨鐘梵唱、雨水打濕定衣的描寫,則表達了時間流轉和外界變化對內心的影響,但這些變化并不能阻止詩人追求寧靜的決心。
整首詩詞以一種淡泊而超然的情緒,表達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與寧靜的愿望。他渴望離開城市的喧囂,追隨內心的聲音,尋求一方寧靜的世界。松陰一叩關的表述,充滿了詩人的決心和對理想境地的向往。這首詩詞透露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的追求,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超越塵世的渴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雨入定衣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o tí yuàn jìng zhào táng
題招提院靜照堂
shēn suī jū chéng yì, qù bù là rén jiān.
身雖居城邑,趣不落人間。
mén wài chén āi mǎn, tíng zhōng rì yuè jiān.
門外塵埃滿,庭中日月間。
cháo suí cháo fàn xiǎng, yǔ rù dìng yī bān.
潮隨朝梵響,雨入定衣斑。
jī yù xié qióng qù, sōng yīn yī kòu guān.
幾欲攜筇去,松陰一叩關。
“雨入定衣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