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萬木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邊山萬木腓”全詩
誰言夜舟固,那復玉關歸。
旌旆低寒色,簫笳慘夕霏。
所嗟恩館淚,不到九原揮。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是宋代宰相王珪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將軍府內星星墜落、邊山上萬木凋零的景象。作者對夜晚的舟船堅固有力的形象表示懷疑,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玉關回歸的期望。詩中旗幟低垂,寒冷的色彩彌漫,簫笳聲中透露出悲涼的夜晚氣息。作者悲嘆自己的淚水無法到達九原,以表達對逝去時光和友誼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為特點,揭示了將軍府內的凋敝景象和對友人去世的哀傷之情。通過星星墜落和萬木凋零的描繪,突顯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作者對夜舟的固若金湯表示懷疑,暗示了對安穩和平靜的渴望。他期待玉關的歸來,寄托了對國家安寧和邊疆穩定的期望。
詩中的旌旆低垂、簫笳悲涼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蕭索和凄涼的夜晚氛圍。作者的恩館之淚無法到達九原,傳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友情的思念之情。這種無法揮灑的悲傷和無奈意味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懷念和緬懷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夜舟、玉關的意象運用,將作者的內心感受融入其中。這首詩詞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逝、生命脆弱以及友情的深思,同時也展示了王珪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人生哲理的體悟。
“邊山萬木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tài wèi zhèng wén sù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
xīng zhuì jiāng jūn fǔ, biān shān wàn mù féi.
星墜將軍府,邊山萬木腓。
shuí yán yè zhōu gù, nà fù yù guān guī.
誰言夜舟固,那復玉關歸。
jīng pèi dī hán sè, xiāo jiā cǎn xī fēi.
旌旆低寒色,簫笳慘夕霏。
suǒ jiē ēn guǎn lèi, bú dào jiǔ yuán huī.
所嗟恩館淚,不到九原揮。
“邊山萬木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