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名傳祖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名傳祖禰”全詩
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
帝名傳祖禰,歷數感王公。
三五方興運,明符事亦同。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奉和御製讀后魏書》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奉和御製讀后魏書》
中文譯文:
真君昭密命,
紀號表興隆。
瑞著洪河外,
文成翠石中。
帝名傳祖禰,
歷數感王公。
三五方興運,
明符事亦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夏竦所寫的《奉和御製讀后魏書》。夏竦以朝代歷史為背景,表達了對昭明君王的贊頌和對國家興盛的期望。
首先,詩中提到了"真君昭密命,紀號表興隆",表達了對君主的尊崇和敬意。"真君"一詞可能指的是皇帝,"昭密命"則強調了皇帝的明智和高尚品德。"紀號表興隆"則暗示著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
接著,詩中描述了一系列象征瑞兆和繁榮的景象:"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這里的"瑞著"指的是吉祥的征兆,可能是指祥云或其他神奇的自然現象。"洪河外"表示這種祥瑞擴展到了洪河之外的廣闊地域,預示著國家的繁榮不僅限于一地。"文成翠石中"則暗示了國家文化的繁榮,翠石象征著美玉,寓意國家的文化精粹和繁榮昌盛。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帝名傳祖禰,歷數感王公"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君王功績的贊頌。"帝名傳祖禰"表示歷史將會傳承并記載下君王的名字,"歷數感王公"則表達了對歷史上的偉大君主和功臣的敬意。
最后兩句:"三五方興運,明符事亦同",可能指的是國家在三五年間將興盛繁榮,同時也暗示了君主的明智決策和治理能力。"明符"表示明確的標志或預兆,"事亦同"則強調了國家的興盛和繁榮是由君主的英明決策所引領。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朝代歷史的贊頌和對國家興盛的期望,表達了夏竦對昭明君王的崇敬和對國家繁榮的向往。同時,通過運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詩中描繪了瑞兆和繁榮的景象,凸顯了國家的繁榮和文化的繁榮。
“帝名傳祖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yù zhì dú hòu wèi shū
奉和御製讀后魏書
zhēn jūn zhāo mì mìng, jì hào biǎo xīng lóng.
真君昭密命,紀號表興隆。
ruì zhe hóng hé wài, wén chéng cuì shí zhōng.
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
dì míng chuán zǔ mí, lì shǔ gǎn wáng gōng.
帝名傳祖禰,歷數感王公。
sān wǔ fāng xīng yùn, míng fú shì yì tóng.
三五方興運,明符事亦同。
“帝名傳祖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