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蕤注籍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芳蕤注籍傳”全詩
爰開柏梁宴,為畢曲臺篇。
法從飛緌接,藩房綺組聯。
賜花均彩萼,陪鼎雜冬鮮。
甘潤聲詩洽,芳蕤注籍傳。
師臣咸拜手,歸道黼帷前。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講徹禮記崇政殿開宴應制》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講徹禮記崇政殿開宴應制》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坐在殿堂上,莊重地宣講儒家經典,華麗的光芒照耀著宴會。此時開設盛大的宴席,以慶祝曲臺的完工。宴會上飛緌(指細絲)裝飾華美,屏風和屋檐上掛著綺麗的帷幔。賜予花朵,各色彩萼繁盛,與鼎中的冬季鮮花交相輝映。美妙的聲音與詩歌交流,芬芳的文辭注入了卷宗的流傳。師傅和朝臣們都虔誠地拜手致敬,回歸到黼帷前的道路上。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幕宴會的場景,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宴會的華麗和莊重。宴會上的裝飾和美食,以及席間的詩歌演唱,都彰顯了文化的繁榮和盛景。詩人用儒家經典的講解者的身份,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之情。整首詩詞充滿了莊重、華麗和文化的氣息,展示了宋代社會的壯麗景象。
這首詩詞以夏竦對文化傳統的熱愛和推崇為基礎,通過細致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宋代宴會的盛況。宴席上的裝飾和美食,以及詩歌的演唱,展現了那個時代文化的繁榮和興盛。詩人將自己置身于殿堂之上,以講解儒家經典的身份,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詩詞以其華麗、莊重的描寫風格,展示了宋代社會的壯麗景象,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文化傳統的珍視和傳承之情。
“芳蕤注籍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g chè lǐ jì chóng zhèng diàn kāi yàn yìng zhì
講徹禮記崇政殿開宴應制
wò zuò zūn rú shù, huá guāng yù jiǎng yán.
幄坐尊儒術,華光御講筵。
yuán kāi bǎi liáng yàn, wèi bì qū tái piān.
爰開柏梁宴,為畢曲臺篇。
fǎ cóng fēi ruí jiē, fān fáng qǐ zǔ lián.
法從飛緌接,藩房綺組聯。
cì huā jūn cǎi è, péi dǐng zá dōng xiān.
賜花均彩萼,陪鼎雜冬鮮。
gān rùn shēng shī qià, fāng ruí zhù jí chuán.
甘潤聲詩洽,芳蕤注籍傳。
shī chén xián bài shǒu, guī dào fǔ wéi qián.
師臣咸拜手,歸道黼帷前。
“芳蕤注籍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