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剝失所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剝失所次”全詩
岡頭古木合,有廟蔭其底。
攝衣升殿墀,龍瘢儼當位。
蝙飛畫帳喧,鼠嚙珠旒墜。
不知誰來祀,狼籍樽與簋。
殘碑壓鰲背,上有太和字。
去此數百載,文剝失所次。
伊人昔經構,視漢猶視彼。
徘徊懷古意,日暮悲風里。
分類:
《游漢高帝祠》韓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漢高帝祠》是宋代韓維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游覽漢高帝祠的景象,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古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橋架荒塹,東上大岡尾。
岡頭古木合,有廟蔭其底。
攝衣升殿墀,龍瘢儼當位。
蝙飛畫帳喧,鼠嚙珠旒墜。
不知誰來祀,狼籍樽與簋。
殘碑壓鰲背,上有太和字。
去此數百載,文剝失所次。
伊人昔經構,視漢猶視彼。
徘徊懷古意,日暮悲風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游漢高帝祠為背景,通過描述祠廟的荒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篇,描繪了一座平橋橫跨荒涼塹坑,向東上升至大岡尾。這里的平橋和大岡尾是古代祠廟的一種建筑特征,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古老神秘的場景。
接著,描寫了岡頭上古木蔥蘢,給人一種郁郁蔥蔥的感覺,祠廟的陰涼之處。攝衣升殿墀,指的是前來祭祀的人們在登上神殿的臺階之前,整理衣冠,顯示莊嚴肅穆的氛圍。龍瘢儼當位,形容神像的栩栩如生,仿佛真實地坐在那個位置上。
接下來的描寫,蝙飛畫帳喧,鼠嚙珠旒墜,揭示出祠廟的荒涼和破敗。蝙蝠飛舞在畫幔之間,發出嘈雜的聲音。鼠嚙珠旒,珠旒是古代祭祀時所用的裝飾物,而被鼠嚙咬壞了,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祠廟破敗現狀的疑問和感嘆,不知誰來祀,狼籍樽與簋。祠廟無人祭祀,祭祀器皿散亂無序。這種荒廢的景象使人深感遺憾和惋惜。
最后兩句,殘碑壓鰲背,上有太和字,描述了一塊殘破的碑文壓在鰲背之上,碑文上刻有“太和”二字,這是對漢高帝時期的記載。去此數百載,文剝失所次,表達出已過去百余年的時光,文字逐漸剝落,失去了原本的次序和完整性。
最后兩句似乎是作者自問自答,表達了對過去偉大人物的景仰和對漢代的眷戀。伊人昔經構,視漢猶視彼,伊人指的是游歷此地的古往人物,作者將自己與古代人物相提并論,表示自己在懷古之時,仿佛能看到漢代的輝煌。
整首詩通過描繪祠廟的景象和破敗狀況,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懷古之情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祠廟的荒涼與破敗象征著歲月的無情摧殘,而殘碑上的太和字則是對漢代輝煌的回憶。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真實,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加深了讀者對祠廟的感知和對歷史的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樸實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敬仰和對時光流轉的思索,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引發讀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祠廟景象的描寫,以及對歷史的回憶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偉人和歷史的景仰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和歷史沉淀的感慨之情,使讀者在懷古之中感悟到了歲月更替、歷史的厚重和文化傳承的意義。
“文剝失所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hàn gāo dì cí
游漢高帝祠
píng qiáo jià huāng qiàn, dōng shàng dà gāng wěi.
平橋架荒塹,東上大岡尾。
gāng tóu gǔ mù hé, yǒu miào yīn qí dǐ.
岡頭古木合,有廟蔭其底。
shè yī shēng diàn chí, lóng bān yǎn dāng wèi.
攝衣升殿墀,龍瘢儼當位。
biān fēi huà zhàng xuān, shǔ niè zhū liú zhuì.
蝙飛畫帳喧,鼠嚙珠旒墜。
bù zhī shuí lái sì, láng jí zūn yǔ guǐ.
不知誰來祀,狼籍樽與簋。
cán bēi yā áo bèi, shàng yǒu tài hé zì.
殘碑壓鰲背,上有太和字。
qù cǐ shù bǎi zài, wén bō shī suǒ cì.
去此數百載,文剝失所次。
yī rén xī jīng gòu, shì hàn yóu shì bǐ.
伊人昔經構,視漢猶視彼。
pái huái huái gǔ yì, rì mù bēi fēng lǐ.
徘徊懷古意,日暮悲風里。
“文剝失所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