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只要一丸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生只要一丸丹”全詩
鶴遣院中童子養,鹿憑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槍利,體實常欺石榻寒。
能斷世間腥血味,長生只要一丸丹。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贈王屋道士赴詔》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王屋道士赴詔》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皇符詔下天壇,
玳瑁頭簪白角冠。
鶴遣院中童子養,
鹿憑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槍利,
體實常欺石榻寒。
能斷世間腥血味,
長生只要一丸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道士應召前往朝廷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道士的儀容和修行,表達了道家修煉長生之道的追求與信念。詩中提到了道士的服飾、養鶴和養鹿的情景,以及道士對世俗利益的超越和對長生不老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道士的形象和心境。首句"玉皇符詔下天壇"表明了道士受到玉皇上帝的御旨,被召至天壇。接著描寫了道士的儀容,他頭上戴著玳瑁制作的頭簪,身穿白色角冠,顯示出他的高貴和神圣。
詩中提到鶴和鹿,象征著修行者的純潔和自然之道。道士在道觀中養鶴,這是為了追求純潔和高尚的修行境界。而鹿憑山下老人看,則表現了道士在山中修行,以自然為師,追求寧靜和超脫。
接下來的兩句"法成不怕刀槍利,體實常欺石榻寒"表達了道士修行成果的境界。法成指的是道士修煉成功,達到了無畏的境界,不懼刀槍之利。體實常欺石榻寒是指道士修煉已經達到了體內靈氣充足的狀態,不再感受寒冷。
最后兩句"能斷世間腥血味,長生只要一丸丹"表達了道士追求長生不老的信念。道士通過修行,能夠超越塵世的紛爭和凡俗的欲望,達到心靈的凈化。他相信只要服食一顆丹藥,就能夠實現長生不老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道士的形象和修行境界,表達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越。它展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對長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
“長生只要一丸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wū dào shì fù zhào
贈王屋道士赴詔
yù huáng fú zhào xià tiān tán, dài mào tóu zān bái jiǎo guān.
玉皇符詔下天壇,玳瑁頭簪白角冠。
hè qiǎn yuàn zhōng tóng zǐ yǎng,
鶴遣院中童子養,
lù píng shān xià lǎo rén kàn.
鹿憑山下老人看。
fǎ chéng bù pà dāo qiāng lì, tǐ shí cháng qī shí tà hán.
法成不怕刀槍利,體實常欺石榻寒。
néng duàn shì jiān xīng xuè wèi, cháng shēng zhǐ yào yī wán dān.
能斷世間腥血味,長生只要一丸丹。
“長生只要一丸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