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不起潁陽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初不起潁陽人”出自唐代王建的《送鄭山人歸山》,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dāng chū bù qǐ yǐng yáng rén,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當初不起潁陽人”全詩
《送鄭山人歸山》
玉作車轅蒲作輪,當初不起潁陽人。
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
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送鄭山人歸山》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鄭山人歸山》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作車轅蒲作輪,
當初不起潁陽人。
一家總入嵩山去,
天子何因得諫臣。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鄭山人歸山的送別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幅神奇的畫面,以玉為車轅,以蒲為車輪,形容了鄭山人歸山的車輛。詩人感嘆鄭山人的高尚品德和忠誠精神,因為他從不曾辜負過自己的故鄉潁陽。詩人認為整個家族都愿意隨著鄭山人一同回到嵩山,這體現了對鄭山人高尚的人格和品德的贊美。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皇帝的思念和希望,暗示天子需要像鄭山人這樣有諫言之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表達了對鄭山人的敬佩和送別之情。詩人通過玉作車轅和蒲作車輪的意象,以及家族一同歸山的描述,展現了鄭山人高尚的品德和忠誠的精神。詩人在最后兩句中,通過提到天子和諫臣,表達了對皇帝的期望和對有良言獻策之臣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它既是對鄭山人的贊美,也是對社會和政治的思考和期待。
“當初不起潁陽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shān rén guī shān
送鄭山人歸山
yù zuò chē yuán pú zuò lún, dāng chū bù qǐ yǐng yáng rén.
玉作車轅蒲作輪,當初不起潁陽人。
yī jiā zǒng rù sōng shān qù, tiān zǐ hé yīn dé jiàn chén.
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
“當初不起潁陽人”平仄韻腳
拼音:dāng chū bù qǐ yǐng yáng ré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當初不起潁陽人”的相關詩句
“當初不起潁陽人”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當初不起潁陽人”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當初不起潁陽人”出自王建的 《送鄭山人歸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