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憶當時跡未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痛憶當時跡未塵”全詩
玉觴欲舉瓦先醉,痛憶當時跡未塵。
分類:
《題扇七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扇七首》是宋代詩人陳造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葉渡頭魚噞春,
莫愁堂上燕依人。
玉觴欲舉瓦先醉,
痛憶當時跡未塵。
中文譯文:
桃葉飄落在渡口,魚兒歡快地嬉戲著迎接春天的到來,
莫愁堂上的燕子依偎在人的身旁。
玉杯即將舉起,瓦罐卻已先醉,
痛苦地回憶起過去,那些經歷至今仍未消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春日景象,表達出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之情。
詩的開篇,以桃葉、渡頭、魚噞春等形象的描繪,展現出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喜悅氣氛。桃葉渡頭,是春天的象征,而魚噞春則表達了魚兒在春天里歡快嬉戲的場景。這些描寫給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感覺,喚起讀者對春天的美好向往。
接下來,詩人將視線轉向莫愁堂,描繪了堂上的燕子依偎在人的身旁。燕子是古代文人雅居士的常客,它們選擇在人類居住的地方筑巢,寓意著和諧與共處。這里,燕子作為一種象征,代表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然后,詩中出現了玉觴和瓦罐的對比。玉觴象征高貴、華麗的酒杯,而瓦罐則代表樸素、平凡的飲器。作者寫道,玉觴即將舉起,但瓦罐卻已先醉,表達了對世俗欲望的冷嘲熱諷。玉觴與瓦罐的對比,寄托了作者對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思考,提醒人們珍惜內心的淳樸與寧靜。
最后兩句“痛憶當時跡未塵”,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作者回憶起過去的點滴,無論是喜悅還是痛苦,都未被歲月的塵埃所抹去,仍然清晰可見。這種懷舊情感讓讀者產生共鳴,也呼喚人們珍惜當下,不忘初心。
《題扇七首》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對比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思考和對現實的抒發。同時,它也引導著讀者深思生命的真諦,回歸內心的寧靜與淳樸,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心靈的詩意境界。
“痛憶當時跡未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àn qī shǒu
題扇七首
táo yè dù tóu yú yǎn chūn, mò chóu táng shàng yàn yī rén.
桃葉渡頭魚噞春,莫愁堂上燕依人。
yù shāng yù jǔ wǎ xiān zuì, tòng yì dāng shí jī wèi chén.
玉觴欲舉瓦先醉,痛憶當時跡未塵。
“痛憶當時跡未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