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生手養寧不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腹生手養寧不憐”全詩
生得胡兒欲棄捐,及生母子情宛然。
貌殊語異憎還愛,心中不覺常相牽。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養寧不憐。
分類:
作者簡介(劉商)
劉商,唐代詩人、畫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大歷(七六六至七七九)間進士。官禮部郎中。能文善畫,詩以樂府見長。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約寫于大歷四五年(769——770)。《唐才子傳》卷四說他“擬蔡淡《胡笳曲》,膾炙當時”。《全唐詩》收錄有劉商的很多詩歌。
《胡笳十八拍·第十拍》劉商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笳十八拍·第十拍》是唐代劉商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恨凌辱兮惡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
恨受到凌辱,厭惡那骯臟的氣味,憎恨這片胡地,怨恨胡人的命運。
生得胡兒欲棄捐,及生母子情宛然。
生下了一個胡兒,想要拋棄他,可是母子之情卻如此真切。
貌殊語異憎還愛,心中不覺常相牽。
相貌不同,語言不通,既憎恨又愛著,心中不由自主地常常牽掛著。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養寧不憐。
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地在眼前,雖然是腹育的孩子,卻不禁憐愛起來。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胡人的復雜情感。他既對胡人的凌辱和胡地的惡劣環境感到憎惡和怨恨,又對自己生下的胡兒有著深深的母愛。作者描述了自己內心的矛盾和糾結,無法割舍對胡兒的情感,盡管他們相貌不同,語言不通,但母子之情卻是如此真摯。這首詩詞揭示了人性中的復雜情感和矛盾,以及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腹生手養寧不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shí bā pāi dì shí pāi
胡笳十八拍·第十拍
hèn líng rǔ xī è xīng shān, zēng hú dì xī yuàn hú tiān.
恨凌辱兮惡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
shēng de hú ér yù qì juān,
生得胡兒欲棄捐,
jí shēng mǔ zǐ qíng wǎn rán.
及生母子情宛然。
mào shū yǔ yì zēng hái ài, xīn zhōng bù jué cháng xiāng qiān.
貌殊語異憎還愛,心中不覺常相牽。
zhāo zhāo mù mù zài yǎn qián, fù shēng shǒu yǎng níng bù lián.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養寧不憐。
“腹生手養寧不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