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罷訴何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罷訴何人”全詩
月明思遠道,詩罷訴何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商)
劉商,唐代詩人、畫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大歷(七六六至七七九)間進士。官禮部郎中。能文善畫,詩以樂府見長。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約寫于大歷四五年(769——770)。《唐才子傳》卷四說他“擬蔡淡《胡笳曲》,膾炙當時”。《全唐詩》收錄有劉商的很多詩歌。
《送從弟赴上都》劉商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從弟赴上都》是唐代劉商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車騎秦城遠,
囊裝楚客貧。
月明思遠道,
詩罷訴何人。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從弟離別赴上都(指長安)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人坐在遠離秦城的地方,看著從弟上路,感嘆他身無長物,只有一袋貧窮的行李。明亮的月光下,詩人遠望著從弟離去的道路,思緒萬千,不禁唏噓不已,不知道該向誰傾訴自己的心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巧妙地表達了離別的愁緒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一些賞析要點:
1. 對比手法:詩中通過對車騎秦城遠和囊裝楚客貧的對比,突出了從弟離家遠行的貧困和無依之狀。這種對比加深了離別的苦楚和無奈之感。
2. 月明意象:明亮的月光下,詩人思緒萬千,遠望遠道,表達了他對從弟遠行的思念之情。月明也象征著寂寞和離別,增加了詩詞的憂傷色彩。
3. 問句結構:詩末一句“詩罷訴何人”,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疑問和無奈。詩人不知道該向誰傾訴自己的心聲,這種無助感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痛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將離別的苦楚和無奈描繪得淋漓盡致。這種真摯的情感和含蓄的表達方式,使得這首詩詞令人動容,引人深思。
“詩罷訴何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óng dì fù shàng dōu
送從弟赴上都
chē qí qín chéng yuǎn, náng zhuāng chǔ kè pín.
車騎秦城遠,囊裝楚客貧。
yuè míng sī yuǎn dào, shī bà sù hé rén.
月明思遠道,詩罷訴何人。
“詩罷訴何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