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忽遇非常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知忽遇非常用”全詩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分類:
作者簡介(劉商)
劉商,唐代詩人、畫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大歷(七六六至七七九)間進士。官禮部郎中。能文善畫,詩以樂府見長。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約寫于大歷四五年(769——770)。《唐才子傳》卷四說他“擬蔡淡《胡笳曲》,膾炙當時”。《全唐詩》收錄有劉商的很多詩歌。
《畫石》劉商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畫石》是一首唐代劉商創作的詩詞。詩中描述了一塊蒼蘚千年的石頭,由于一點傷痕而受到了輕視,但它依然保持著堅定的色彩。詩人通過描繪這塊畫石,抒發了自己對于堅貞不屈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中文譯文:
蒼蘚千年粉繪傳,
堅貞一片色猶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銖補上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塊蒼蘚千年的畫石為中心,通過描繪它的堅貞和不屈,表達了詩人對勇敢面對困難的人的贊美和敬佩。
蒼蘚代表了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沉淀。盡管歲月不可逆轉,時間會留下痕跡,但詩人指出這塊石頭仍然保持著堅定的色彩,表明它在歲月中并沒有失去自己的真實和純粹。
詩中提到這塊畫石“忽遇非常用”,意味著它并沒有被人們所珍視和重視,被忽視了它的價值和美麗。這也可以看作是詩人對人們只看表面而不注重內在的思考。面對這種冷淡的待遇,詩人以令人羞愧和惋惜的口吻說,“不把分銖補上天”,也就是說,人們不應該被外界的因素所影響,而是要堅定地追求真理和美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一種樸素的方式表達了對于堅定和純真的贊美,強調了對于追求真理和美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人們過于注重外表而忽視內在的批評。
“那知忽遇非常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shí
畫石
cāng xiǎn qiān nián fěn huì chuán, jiān zhēn yī piàn sè yóu quán.
蒼蘚千年粉繪傳,堅貞一片色猶全。
nǎ zhī hū yù fēi cháng yòng, bù bǎ fēn zhū bǔ shàng tiān.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那知忽遇非常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