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舍瑟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知舍瑟中”全詩
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遠。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
中文譯文:
圣涯浩無邊,
人乃揭其淺。
安知舍瑟中,
道味益深遠。
詩意:
這首詩是吳泳用晦翁十梅詩韻來回答張伯修和孫子直的詩作。詩中,通過表達對圣賢的追求和人們對圣賢的淺薄理解之間的對比,探討了道德和智慧的深度和廣度。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圣賢的思考和人們對圣賢的認知之間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道德和智慧的理解。"圣涯浩無邊"意味著圣賢的境界是無限廣闊的,超出了凡人的想象。而"人乃揭其淺"則表明人們對圣賢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領悟其深刻之處。接著,作者問道:"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遠",表示只有真正融入道德之中,才能品味到其中蘊含的深邃和廣遠。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思考。通過對圣賢和人們認知之間的對比,詩人提醒人們要超越表面的認知,深入思考道德和智慧的內涵。詩中的"瑟"一詞,可以理解為道德和智慧的象征,它位于詩句的中心位置,強調了真正理解和體驗道德的重要性。
這首詩在表達了對圣賢境界的向往和對人們認知的批判之余,也呼喚人們要虛心學習、不斷探索,以更深刻的理解去領悟道德和智慧的真諦。
“安知舍瑟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huì wēng shí méi shī yùn chóu zhāng bó xiū sūn zi zhí
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
shèng yá hào wú biān, rén nǎi jiē qí qiǎn.
圣涯浩無邊,人乃揭其淺。
ān zhī shě sè zhōng, dào wèi yì shēn yuǎn.
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遠。
“安知舍瑟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