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荑死樹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柔荑死樹林”全詩
世隨人影落,君響路頭尋。
蔓草侵山徑,柔荑死樹林。
良朋更能幾,百感集孤斟。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挽李郎中》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李郎中》是宋代吳泳的一首詩詞。在這首詩中,吳泳描繪了人們在世間的離別和追尋的情感。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河洛輟微響,
江河的波浪聲悄然停止,
朱張傳古心。
世隨人影落,
人們的身影隨著世事而消逝,
君響路頭尋。
而你的余音在路邊尋覓。
蔓草侵山徑,
蔓延的野草侵入山徑,
柔荑死樹林。
柔嫩的雜草覆蓋著凋零的樹林。
良朋更能幾,
真正的朋友又有幾人,
百感集孤斟。
在孤寂中,百般情感匯聚。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尋求的思考。河洛的波浪聲停止了,人們的身影隨著世事而逝去,而君響卻在路頭不斷尋覓。蔓延的野草侵入山徑,柔嫩的雜草覆蓋著凋零的樹林,映襯出離別和荒涼的景象。作者感慨于真正的朋友稀少,而在孤寂中,百般情感紛至沓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照,表達了作者對于人世離別和尋求的思考。它展示了離別的凄涼和尋覓的孤獨,以及作者對于友情和人情的思念和珍惜。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喚起讀者對于生命中離散與追尋的共鳴,讓人感嘆人生的無常和珍貴。
“柔荑死樹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ǐ láng zhōng
挽李郎中
hé luò chuò wēi xiǎng, zhū zhāng chuán gǔ xīn.
河洛輟微響,朱張傳古心。
shì suí rén yǐng luò, jūn xiǎng lù tóu xún.
世隨人影落,君響路頭尋。
màn cǎo qīn shān jìng, róu tí sǐ shù lín.
蔓草侵山徑,柔荑死樹林。
liáng péng gèng néng jǐ, bǎi gǎn jí gū zhēn.
良朋更能幾,百感集孤斟。
“柔荑死樹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