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寒潮入剡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色寒潮入剡溪”全詩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分類:
作者簡介(陸羽)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并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全唐文》中撰載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會稽東小山》陸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稽東小山》是唐代陸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月光照耀下,寒潮涌入剡溪,
青猿的叫聲依舊傳來,打破了西邊的綠林。
曾經的人們已隨東流去,只留下一片年年茂盛的江草。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幅月夜景色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反映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月光下的寒潮入侵剡溪,青猿的叫聲回蕩在綠林中,讓人感到孤寂和無常。曾經的人們已經消逝,只有江草在年復一年地豐茂生長,彰顯出時間不可逆轉的特性。
賞析:
《會稽東小山》以獨特的意象和藝術表達方式展現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月色寒潮入剡溪,揭示了自然界中,如同人生一般的變幻莫測。青猿叫斷綠林西,表達了歲月更迭中人們的離散和隨波逐流的命運。詩末兩句“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升華了詩意,表達了生命的短暫,人事的流轉,但自然的循環卻持續不斷。
整首詩構思新穎,意境深遠,寓意深刻。通過對月色、潮水、猿聲、江草等自然元素的運用,作者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時光、命運和生命的感悟。詩詞的簡練而精練,展現了作者對于生命的瞬息萬變以及個體存在于無常中的思索和領悟。同時也使讀者對人世空虛和自然偉大產生思考,引發共鳴。整首詩意境幽深,語言簡練,極具詩意和感染力。
“月色寒潮入剡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ài jī dōng xiǎo shān
會稽東小山
yuè sè hán cháo rù shàn xī, qīng yuán jiào duàn lù lín xī.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xī rén yǐ zhú dōng liú qù, kōng xiàn nián nián jiāng cǎo qí.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月色寒潮入剡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