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盧王爭出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共盧王爭出手”全詩
不共盧王爭出手,郤思陶謝與同時。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絕句》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師道。下面我將為您提供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生精力盡於詩,
末歲心存力已疲。
不共盧王爭出手,
郤思陶謝與同時。
詩意:
這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創作詩歌上,
到晚年,心力已經衰竭。
不再與盧王等人爭名奪利,
只懷念與郤思、陶淵明、謝靈運同時的時光。
賞析:
《絕句》描繪了一個詩人在晚年對生命的回顧與思考。詩人坦誠地表達了自己此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創作詩歌之中,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感到內心的力量已經不再充沛,心力也逐漸疲憊。這種疲憊并非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精神上的疲倦,對名利的爭奪已經不再重要。
詩中提到的盧王,指的是兩位著名的詩人盧綸和王之渙,他們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詩人的意思是,他不再與這些名士爭才和競爭,而是懷念與郤思、陶淵明和謝靈運同時的時光。郤思、陶淵明和謝靈運都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文人,他們以清新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詩風而著稱。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名利追逐的超越。他認識到生命的有限和歲月的流逝,不再追求世俗的成就,而是回歸內心,懷念那些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文人,追求心靈的自由和真實的表達。這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自由的情感與宋代文人的時代背景相契合,也折射出陳師道對于人生和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
“不共盧王爭出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jù
絕句
cǐ shēng jīng lì jìn yú shī, mò suì xīn cún lì yǐ pí.
此生精力盡於詩,末歲心存力已疲。
bù gòng lú wáng zhēng chū shǒu, xì sī táo xiè yǔ tóng shí.
不共盧王爭出手,郤思陶謝與同時。
“不共盧王爭出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