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與衰謀作老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與衰謀作老仇”全詩
數樹直青能爾瘦,一軒殘照為誰留。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絕句四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句四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組絕句,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床歸臥不緣愁,
在秋天的床上躺下,并非因為憂愁而無法入眠,
病與衰謀作老仇。
疾病和年老都密謀著成為不可調和的敵人。
數樹直青能爾瘦,
幾棵直立的青松能使你瘦弱,
一軒殘照為誰留。
一座小軒留下了殘余的余暉,為了誰而留?
這組絕句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第一首詩描述了詩人在秋天的床上無法入眠,但并非因為憂愁,而是因為疾病和衰老讓他難以安寧。這里描繪了一個寂寞而無奈的情境,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第二首詩運用了病與衰謀作老仇的形象,把疾病和衰老看作是一個陰謀,暗示了人的生命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和身體的衰退。這種對抗無情歲月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無奈和沉重。
第三首詩以幾棵直立的青松為象征,表達了詩人自己的瘦弱和衰老。青松是常青樹,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而詩人卻因疾病而瘦弱。這種對比凸顯了詩人的無助感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最后一首詩描述了一座小軒的殘余余暉,卻不知為了誰而留。這里的小軒可以理解為人的一生,而殘余的余暉則象征著人生的輝煌和成就。然而,這一切都將逝去,留下的只是茫茫時光中的疑問和不解。
整體上,《絕句四首》以簡練而含蓄的表達方式,揭示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思考。通過對疾病、衰老和時光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命脆弱和無力的感受,以及對一切輝煌的渴望和追尋之心。這些詩句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使人們更加珍惜和感受生命的瞬息美。
“病與衰謀作老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jù sì shǒu
絕句四首
qiū chuáng guī wò bù yuán chóu, bìng yǔ shuāi móu zuò lǎo chóu.
秋床歸臥不緣愁,病與衰謀作老仇。
shù shù zhí qīng néng ěr shòu, yī xuān cán zhào wèi shuí liú.
數樹直青能爾瘦,一軒殘照為誰留。
“病與衰謀作老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