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回雁耳偏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衡陽回雁耳偏聰”全詩
若為借與春風看,無限珠璣咳唾中。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嘲秦覯》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秦覯》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寥的夜晚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感慨和對光陰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長鋏歸來夜帳空,
衡陽回雁耳偏聰。
若為借與春風看,
無限珠璣咳唾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人歸來的夜晚,帳篷里空空如也,寂寥無人。第二句提到衡陽回歸的雁,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光陰的流逝。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思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作者希望能借春風之力,去觀察這些珍貴的時光,但又感到無力和無奈。他用"珠璣咳唾"來形容這些美好的時光,意味著它們是如此珍貴而又短暫,就像珍珠和寶石般的閃耀,但最終只能成為令人遺憾的回憶。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逝去歲月的感慨,展示了生命短暫和人生無常的主題。通過對夜晚和季節變遷的描寫,作者喚起了讀者對光陰易逝的思考和對珍貴時刻的珍惜。這首詩以其含蓄而深刻的表達方式,使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短暫。
“衡陽回雁耳偏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qín gòu
嘲秦覯
zhǎng jiá guī lái yè zhàng kōng, héng yáng huí yàn ěr piān cōng.
長鋏歸來夜帳空,衡陽回雁耳偏聰。
ruò wéi jiè yǔ chūn fēng kàn, wú xiàn zhū jī hāi tuò zhōng.
若為借與春風看,無限珠璣咳唾中。
“衡陽回雁耳偏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