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逢南過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逢南過適”全詩
衣冠蔚如林,從我才一二。
茲山昔深登,歲月誰得記。
尚有名勝流,不與金石悴。
孰知千載後,我與子復至。
煙昏倏見燈,洪發恐無地。
領略章句手,割據英雄志。
興壞容一瞬,今昔當幾喟。
圍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歸懷納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間詩,豈特彼所愧。
會逢南過適,不問西來意。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一同登上寺山,暑天里心情不錯,憑借險峻的山勢體會幽靜的美景。衣冠齊整,猶如茂密的樹林,與我一起的只有一兩個人。這座山曾經攀登過,歲月流轉中誰還記得。仍然有名勝古跡遺留下來,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誰知道千年后,我和你再次來到這里。煙霧迷蒙中突然看見了燈火,洪水蓄勢待發,似乎無處可逃。感受到文學和歷史的魅力,割據英雄的志向。興盛和衰敗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如今回首當時不禁嘆息。山的西北方被環繞,放眼望去無法控制。回想往事,享受寧靜的環境,在夜晚的床上能夠安然入眠。壁上散落的詩篇,不僅是他人所羨慕的,也是我自己的驕傲。我們相遇在南方,無需問及西方的來意。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作者與伙伴一同登上寺山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歷史文化的熱愛。詩人通過描繪山的景色、自然元素和歷史背景,表達了對大自然和歷史文化的情感與追求。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人生短暫、興衰無常的哲理,以及對友誼和歸途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清晰的意象,將作者與同伴攀登寺山的情景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詩人以寫景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山勢、名勝和歷史遺跡,展示了自然山水和文化底蘊的美妙之處。詩中洋溢著對山的景色的喜愛和對歷史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親近與融合。
詩詞中還融入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作者提到歲月流轉中的記憶逝去,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與思考。他意識到興盛和衰敗都是短暫的,對此感到惋惜。通過對山的環境和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環境的向往,表現了對清凈和寧靜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的熱愛,展示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也強調了寧靜與內心的平靜。它通過獨特的表達方式,讓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會逢南過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kòu shí yī tóng dēng sì shān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dù shǔ wú hǎo huái, píng wēi lüè yōu zhì.
度暑無好懷,憑危略幽致。
yì guān wèi rú lín, cóng wǒ cái yī èr.
衣冠蔚如林,從我才一二。
zī shān xī shēn dēng, suì yuè shuí dé jì.
茲山昔深登,歲月誰得記。
shàng yǒu míng shèng liú, bù yǔ jīn shí cuì.
尚有名勝流,不與金石悴。
shú zhī qiān zǎi hòu, wǒ yǔ zi fù zhì.
孰知千載後,我與子復至。
yān hūn shū jiàn dēng, hóng fā kǒng wú dì.
煙昏倏見燈,洪發恐無地。
lǐng lüè zhāng jù shǒu, gē jù yīng xióng zhì.
領略章句手,割據英雄志。
xīng huài róng yī shùn, jīn xī dāng jǐ kuì.
興壞容一瞬,今昔當幾喟。
wéi shān quē xī běi, fàng mù bù kě zhì.
圍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guī huái nà qīng jìng, yè tà chéng liáng mèi.
歸懷納清境,夜榻成良寐。
líng luò bì jiān shī, qǐ tè bǐ suǒ kuì.
零落壁間詩,豈特彼所愧。
huì féng nán guò shì, bù wèn xī lái yì.
會逢南過適,不問西來意。
“會逢南過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