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防患猶傷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意欲防患猶傷生”全詩
猴其天資馬何罪,意欲防患猶傷生。
異類相宜亦相失,同類相傷非所及。
志行萬里困一誤,吐豆齕荄甘伏櫪。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猴馬》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猴馬》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猴子和馬之間的互動,表達了一種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詩中描述了一只猴子在戲弄馬匹時,馬受到驚嚇的情景。但是,圈養猴馬的囚徒并不能理解猴子和馬之間的情感糾葛。猴子的聰明才智和馬的無辜并沒有錯,它們的意圖只是為了防患未然,但卻傷害了彼此。這種不同種類的相互適應也會有相互失誤,而同種類之間的傷害則更為嚴重。這種錯誤的判斷和行動可能會導致志向高遠的人陷入困境,使得他們的努力只因一個錯誤而前功盡棄。
詩人以豆齕和荄甘伏櫪作為隱喻,表達了對于人們對待事物的狹隘和錯誤觀點的批評。豆齕和荄甘都是飼養馬匹的糧食,它們被人們認為是廉價和低級的飼料,卻被忽視了它們的實際價值。同樣地,人們對待猴子和馬也存在類似的錯誤觀點,沒有充分理解它們之間的情感和意圖。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狹隘和錯誤觀念的思考和批判。通過猴子和馬的形象,詩人呼吁人們應該超越種類和界限,理解和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和價值。
“意欲防患猶傷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u mǎ
猴馬
mù hóu zì xì mǎ zì jīng, yǔ rén wèi jiě hóu mǎ qíng.
沐猴自戲馬自驚,圉人未解猴馬情。
hóu qí tiān zī mǎ hé zuì, yì yù fáng huàn yóu shāng shēng.
猴其天資馬何罪,意欲防患猶傷生。
yì lèi xiāng yí yì xiāng shī, tóng lèi xiāng shāng fēi suǒ jí.
異類相宜亦相失,同類相傷非所及。
zhì xíng wàn lǐ kùn yī wù, tǔ dòu hé gāi gān fú lì.
志行萬里困一誤,吐豆齕荄甘伏櫪。
“意欲防患猶傷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