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梅雙杏巧相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梅雙杏巧相將”全詩
應怪詩翁非老手,相逢不作舊時香。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酬王立之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王立之二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酬王立之二首
重梅雙杏巧相將,
不為游人只自芳。
應怪詩翁非老手,
相逢不作舊時香。
中文譯文:
重重的梅花和雙雙的杏花巧妙地相依相伴,
并不是為了迎合游人,只是為了自我芬芳。
或許應該責怪這位詩人并非老手,
因為相逢時并未再喚起過去的芬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梅花和杏花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自我芬芳的態度。作者以梅花和杏花相互輝映的形象,來形容自己的詩詞之美。梅花和杏花都是寒冷季節中開放的花朵,梅花以其清雅、堅韌的品質被視為高潔的象征,而杏花則有著柔美、嬌媚的特點。兩者的相遇,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和諧之美。
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獨特之處,他的詩詞之美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而是源自內心的自我滿足。他并不追求與他人的共鳴或討好,而是堅守自己的風格和表達方式。作者自稱為“詩翁”,表明他在詩詞創作上并非老手,或許是指自己并不擁有其他詩人所具備的經驗和技巧。
然而,盡管他并非老練的詩人,當他與讀者相遇時,卻無法再喚起過去的芬芳。這里可以理解為他的詩詞并不具備觸動讀者心靈的力量,無法引發讀者的共鳴或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振。他的詩歌可能顯得較為平淡,未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梅花和杏花的巧妙組合,表達了作者對自我芬芳的堅守和對自身詩詞創作的自我評價。它同時也道出了作者感受到的一種隱約的失落,即無法將自己的詩詞傳達給讀者,無法再次點燃讀者對他詩詞的熱情。
“重梅雙杏巧相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wáng lì zhī èr shǒu
酬王立之二首
zhòng méi shuāng xìng qiǎo xiāng jiāng, bù wéi yóu rén zhǐ zì fāng.
重梅雙杏巧相將,不為游人只自芳。
yīng guài shī wēng fēi lǎo shǒu, xiāng féng bù zuò jiù shí xiāng.
應怪詩翁非老手,相逢不作舊時香。
“重梅雙杏巧相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