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名非復韓潮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虛名非復韓潮州”全詩
祖師若問西來信,為說蒼頭與白頭。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園澄禪師》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園澄禪師》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禪師的送別和寄語,以及思考虛名和人生的深刻意義。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譯文:
離別仁山主,兼寄西堂園。
澄禪師,未仕寧論馬少游。
虛名非復韓潮州,祖師若問西來信,
為說蒼頭與白頭。
詩意:
這首詩詞是陳師道送別仁山主和寄語西堂園的禪師澄禪師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禪師的離別之情,同時思考虛名和人生的真正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送別詩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仁山主的告別之情。離別之際,詩人將自己的心意和對禪師的思念寄托于這首詩中。
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惋惜之情,將離別的對象命名為仁山主,顯示出對禪師的尊敬和敬意。接著,詩人提到了西堂園,這是禪師的所在地,表達了詩人對禪師離去后的思念之情。
接下來,詩人提到澄禪師未能在世俗中有所成就,與馬少游相提并論。這里使用了“未仕寧論”一詞,表達了禪師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而是專注于修行禪宗。
隨后,詩人提到虛名和韓潮州。虛名指的是世俗的聲譽和虛榮,而韓潮州可能是指當時的一位有名的文人。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虛名的淡然態度,認為虛名并不重要。
最后兩句是詩人寄語禪師的部分,詩人表示如果禪師問起西方的消息,他將會述說關于蒼頭和白頭的事情。蒼頭與白頭可能是禪宗中的一些概念和故事,具體含義需要結合禪宗的修行理念來理解。這里表達了詩人對禪師修行道路的關注和思考。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送別禪師和寄語的方式,表達了對禪師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時思考了虛名和人生的真正意義。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讓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虛名非復韓潮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én shān zhǔ jiān jì xī táng yuán chéng chán shī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園澄禪師
wèi shì níng lùn mǎ shǎo yóu, xū míng fēi fù hán cháo zhōu.
未仕寧論馬少游,虛名非復韓潮州。
zǔ shī ruò wèn xī lái xìn, wèi shuō cāng tóu yǔ bái tóu.
祖師若問西來信,為說蒼頭與白頭。
“虛名非復韓潮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