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柳萬條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風吹柳萬條斜”全詩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分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襄陽寒食》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襄陽寒食》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繪襄陽城寒食節的景色,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煙水初銷見萬家”描述了襄陽城外的霧靄剛剛散去,春天的景象逐漸顯現,并且可以看到萬家的炊煙。這一景象生動地展現了春天來臨的盛景。
“東風吹柳萬條斜”的描寫則突出了春天的氣息。東風帶來了柔軟的春風,吹得垂柳婆娑搖曳。通過描繪垂柳的景象,詩人將春天的柔美與活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最后兩句“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詩人將目光從自然景色轉向人物情感。大堤的美景吸引著詩人,然而他卻沒有人可以陪伴他一同登上大堤,繼而表達對親友的思念之情。馬踏春泥,勾起了詩人對家鄉的回憶,也隱含著忍不住心中情感的泛濫。
詩歌的中文譯文為:
煙水初散顯萬家,
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之上誰相伴,
馬蹄踏過春泥花。
《襄陽寒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自然元素,詩人展現了春天帶來的活力和美好。然而,詩人在描寫中也透露了一絲寂寞和無奈,因為無人陪伴、只能一個人回憶家鄉的感覺。整首詩詞既有豪情壯志,又帶有些許憂傷,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
“東風吹柳萬條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yáng hán shí
襄陽寒食
yān shuǐ chū xiāo jiàn wàn jiā, dōng fēng chuī liǔ wàn tiáo xié.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dà dī yù shàng shuí xiāng bàn, mǎ tà chūn ní bàn shì huā.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東風吹柳萬條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