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無根常作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亦無根常作客”全詩
我亦無根常作客,四年漂泊大梁城。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是宋代詩人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癡兒插地栽楊柳,
楊柳無根插便生。
我亦無根常作客,
四年漂泊大梁城。
詩意:
這首詩以插柳為主題,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感受。詩中的"癡兒"可以理解為自己,詩人將自己比作一個迷失的孩子,插下了楊柳枝條,卻發現楊柳并不需要根才能生長。通過對楊柳的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在大梁城漂泊四年的感受,感慨自己像楊柳一樣,無根無系,常常身在他鄉,無所依靠。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依。插柳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好的一種習俗,詩人借用插柳的形象,抒發了自己的心情。楊柳無根卻能生長,暗喻了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仍然能夠堅持生存。通過對自然界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境遇與楊柳的生命力相對照,表達了自己在異鄉漂泊的無奈和堅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簡潔的文字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對命運的思考。這種情感的表達和對生活境遇的思考是宋代詩人常常涉及的主題之一,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柔情和智慧。
“我亦無根常作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ǐ duān shū dài fū cóng cān liáo zi yóu xǔ chāng xī hú shí jué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chī ér chā dì zāi yáng liǔ, yáng liǔ wú gēn chā biàn shēng.
癡兒插地栽楊柳,楊柳無根插便生。
wǒ yì wú gēn cháng zuò kè, sì nián piāo bó dà liáng chéng.
我亦無根常作客,四年漂泊大梁城。
“我亦無根常作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