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群動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默默群動息”全詩
長風吹天維,坐見參斗斜。
默默群動息,寒螿先秋嘩。
清談互絕倒,豈復憂過差。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夜坐》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是宋代詩人李廌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郭新雨余,
日入涼氣佳。
長風吹天維,
坐見參斗斜。
默默群動息,
寒螿先秋嘩。
清談互絕倒,
豈復憂過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夜晚的景象為背景,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東郭新雨余,指的是新雨過后的東郭地區。日入涼氣佳,意味著太陽下山后的涼爽氣息。這兩句描繪了夜晚的初現,給人一種寧靜和清涼的感覺。
接著,長風吹天維,坐見參斗斜。長風吹動著天空的維度,參斗星座斜掛。這里運用了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的觀察和思考。長風和星斗的形象,使得整個詩境更加開闊和富有想象力。
默默群動息,寒螿先秋嘩。默默群動息,暗指蟲鳴聲漸漸消失。寒螿先秋嘩,寒蟋蟀開始在秋天鳴叫。這兩句描寫了夜晚的聲音變化,暗示著季節的轉換和生命的變遷。通過自然界的變化,作者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
最后兩句,清談互絕倒,豈復憂過差。清談互絕倒,指的是夜晚的寂靜,沒有了人們的閑談聲。豈復憂過差,意味著作者不再擔憂過去的差錯。這里表達了作者在寧靜的夜晚中尋得心靈的安寧,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和煩惱。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筆調,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宇宙、時間和人生的感悟。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變化的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瞬息萬變和生命的脆弱。這首詩以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思考力,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和領悟,給讀者帶來了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默默群動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夜坐
dōng guō xīn yǔ yú, rì rù liáng qì jiā.
東郭新雨余,日入涼氣佳。
cháng fēng chuī tiān wéi, zuò jiàn cān dòu xié.
長風吹天維,坐見參斗斜。
mò mò qún dòng xī, hán jiāng xiān qiū huā.
默默群動息,寒螿先秋嘩。
qīng tán hù jué dǎo, qǐ fù yōu guò chà.
清談互絕倒,豈復憂過差。
“默默群動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