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道大故難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圣人道大故難用”全詩
裔孫不復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
見慍仲由空骯臟,膾肝盜跖尚彭亨。
圣人道大故難用,誰聽弦歌兕虎聲。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厄臺》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厄臺》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古都沒有顧忌的情感,
厄臺卻敢仍然追求名聲。
后代不再珍視圣人的智慧,
凡俗之眼都成了盲人和瞽者。
見到惱怒的仲由卻袖手旁觀,
饕餮般地掠奪財富卻仍享有名望。
圣人的道理偉大卻難以應用,
誰會傾聽弦歌中充滿蠻力的吼聲。
詩意:
《厄臺》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道德淪喪的憂慮。詩中通過對比,揭示了現實世界中人們對名利的追逐,卻忽視了真正的道德和智慧。圣人的教誨被忽視,凡俗之眼只看重表面的虛名和權勢,而圣人的智慧和聲音卻被忽視和冷落。
賞析:
《厄臺》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弊病的批判和對人們價值觀顛倒的擔憂。通過對比描述,詩人將圣人的智慧與凡俗之眼的追求做了對照,凸顯了當時社會的道德淪喪。詩中運用了象征、比喻和對仗等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作者以犀利的語言揭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對名利的執念,以及對真理和智慧的忽視。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當代社會價值觀的反思和思考。
“圣人道大故難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 tái
厄臺
jīn gǔ jù wú jì dàn qíng, è tái yóu gǎn shàng wéi míng.
今古俱無忌憚情,厄臺猶敢尚為名。
yì sūn bù fù zhòng tóng shèng, sú mù jù tóng gǔ sǒu máng.
裔孫不復重瞳圣,俗目俱同瞽叟盲。
jiàn yùn zhòng yóu kōng āng zāng, kuài gān dào zhí shàng péng hēng.
見慍仲由空骯臟,膾肝盜跖尚彭亨。
shèng rén dào dà gù nán yòng, shuí tīng xián gē sì hǔ shēng.
圣人道大故難用,誰聽弦歌兕虎聲。
“圣人道大故難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