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履度關天杳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履度關天杳杳”全詩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少林寺詩》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林寺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李廌。這首詩描繪了少林寺的景象,表達了禪宗的思想和佛家的修行精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少林寺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巒、石腳、斜陽、云霧和鐘聲等元素,展示了這個古老佛寺的莊嚴和宏偉。首句"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表明少林寺歷史悠久,佛家修行的精神在這里代代相傳。"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描繪了山巒的險峻和云霧的遮掩,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表達了修行者在少林寺度過了漫長的歲月,面對艱難和孤寂,但他們堅持不懈,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境界。最后兩句"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表達了作者對少林寺佛法傳承的信心,將其比喻為堅如柏樹,延續著圣主的初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少林寺的景象和表達修行者的堅持,展示了佛家禪宗的精神追求和修行的艱辛。作者通過山、云、鐘聲等意象,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佛法傳承的信心和對修行者的敬意,體現了作者對佛教文化的推崇和敬仰。
詩詞的中文譯文:
禪老家風古少林,
道場遺跡蔽煙岑。
山遮石腳斜陽早,
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
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
柏樹猶明圣主心。
“只履度關天杳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ǎo lín sì shī
少林寺詩
chán lǎo jiā fēng gǔ shǎo lín, dào chǎng yí jī bì yān cén.
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
shān zhē shí jiǎo xié yáng zǎo, yún ài zhōng shēng chū gǔ shēn.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zhǐ lǚ dù guān tiān yǎo yǎo, jiǔ nián miàn bì hǎi chén chén.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yù zhī miáo yì néng chuán fǎ, bǎi shù yóu míng shèng zhǔ xīn.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只履度關天杳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