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聲掀撲屋梢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聲掀撲屋梢流”全詩
山石因循云外老,江聲掀撲屋梢流。
分類:
《綠陰亭》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綠陰亭》是一首宋代李新所作的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綠蔭蔽日的亭子,山石老去,江水悠揚的美麗畫面。
詩詞的中文譯文:
茂密的林木遮蔽了道路,隱藏了寺廟的存在,
高大的喬木卻顯現出樓閣的身影。
山石在云外靜靜地陳舊,
江水聲音起伏不斷地流淌。
詩意和賞析:
《綠陰亭》以山水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茂密的林木、高聳的喬木、陳舊的山石和流淌的江水,展現了自然界的寧靜和變化。詩中的綠陰亭被茂密的樹木遮蔽,給人一種清涼宜人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寺廟的寧靜和隱蔽。喬木的高聳使得樓閣的身影顯現出來,給人以壯麗和崇高的感覺。山石因長時間的歲月流逝而顯得古老,但它們仍然堅守在云外,守望著這片美麗的天地。江水的聲音起伏不斷,流淌著,給人以生機和活力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自然的安寧和變幻,使人感受到與自然的融合和共鳴。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對生命的思考。茂密的林木、高大的喬木、陳舊的山石和流淌的江水,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生命的存在和變化。作者通過觀察和描繪這些景物,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生命的理解。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變化,通過對景物的贊美和思考,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寧靜與變化,體味到生命的脆弱與堅韌,同時也能夠與作者一起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義。
“江聲掀撲屋梢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ǜ yīn tíng
綠陰亭
mào lín qīn lù néng cáng sì, qiáo mù cān tiān què jiàn lóu.
茂林侵路能藏寺,喬木參天卻見樓。
shān shí yīn xún yún wài lǎo, jiāng shēng xiān pū wū shāo liú.
山石因循云外老,江聲掀撲屋梢流。
“江聲掀撲屋梢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