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半斑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半斑白”全詩
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滿百。
負郭苦無田,安居未成宅。
況復世路艱,國步日侵迫。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書冊。
區區抱短見,貧賤中外隔。
寄此鄉國間,蹤跡亦如客。
覽鏡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分類:
《覽鏡》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覽鏡》是宋代鄭剛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發不盈梳,年來半斑白。
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滿百。
負郭苦無田,安居未成宅。
況復世路艱,國步日侵迫。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書冊。
區區抱短見,貧賤中外隔。
寄此鄉國間,蹤跡亦如客。
覽鏡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詩意:
《覽鏡》描繪了作者鄭剛中的現實困境和內心感受。詩中寫到作者年近中年,短發已經稀疏,白發漸多。雖然已經四十二歲,但他仍然希望能夠活到一百歲。然而,作者背負著貧窮和無地的困境,沒有安定的居所。同時,他也感嘆世道艱難,國家的狀況日益惡化。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常常借助書籍來尋求慰藉,盡管他的見識有限,貧窮和社會地位的限制使他與外面的世界隔絕。最后,他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鄉國之間,感覺自己的蹤跡就像一個過客一樣。
賞析:
《覽鏡》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困境。通過描述自己的外貌和年齡,作者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自己即將中年的狀態。他希望能夠活到百歲,表達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許。然而,他的現實生活卻充滿了困苦和不安,沒有穩定的居所和經濟來源。他對國家的形勢也感到擔憂,認為國家正面臨著內外的壓力和困境。詩中的"松楸"可能指的是一種隱居的狀態,作者希望通過閱讀書籍來尋求心靈的凈化和安慰。然而,他也承認自己的見識有限,貧窮和社會地位使得他與外面的世界隔絕。最后,他將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寄托在鄉國之間,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流浪的過客。整首詩以簡練的詞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部分現實。
“年來半斑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n jìng
覽鏡
duǎn fā bù yíng shū, nián lái bàn bān bái.
短發不盈梳,年來半斑白。
wú jīn sì shí èr, gǎn wàng néng mǎn bǎi.
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滿百。
fù guō kǔ wú tián, ān jū wèi chéng zhái.
負郭苦無田,安居未成宅。
kuàng fù shì lù jiān, guó bù rì qīn pò.
況復世路艱,國步日侵迫。
wèi bì sōng qiū páng, cháng dé kàn shū cè.
未必松楸旁,常得看書冊。
qū qū bào duǎn jiàn, pín jiàn zhōng wài gé.
區區抱短見,貧賤中外隔。
jì cǐ xiāng guó jiān, zōng jī yì rú kè.
寄此鄉國間,蹤跡亦如客。
lǎn jìng jiǔ bēi kōng, hào gē tiān dì zhǎi.
覽鏡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年來半斑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