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觀此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婆娑觀此身”全詩
樂哉仁者居,更對蕭然竹。
何曾不解此,日食萬錢肉。
寧如祗藜藿,卻有階前玉。
影亂鄴侯書,顛倒手都觸。
清風過馀涼,散作酒尊緣。
疏金忽瑣碎,天際一鉤曲。
婆娑觀此身,要俗不得俗。
分類:
《擬和》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和》是宋代詩人鄭剛中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馬瘦未為病,不仁人乃辱。
這句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馬匹瘦弱的態度,認為馬瘦并不是病態,而是不仁的人才應該受到羞辱。
樂哉仁者居,更對蕭然竹。
這句詩詞表現了作者對于仁者居住的環境的贊美,將仁者與幽靜、蕭然的竹林相比較,表達了對仁者境界的向往和推崇。
何曾不解此,日食萬錢肉。
這句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境界的理解,指出仁者不求富貴,寧愿每日只吃簡單的食物,而不追求奢侈的飲食享受。
寧如祗藜藿,卻有階前玉。
這句詩詞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簡樸生活的偏愛,認為寧可吃簡單的野菜,也不愿意在身前的臺階上有奢華的玉石裝飾。
影亂鄴侯書,顛倒手都觸。
這句詩詞描繪了影子在鄴侯的書上亂動,手也不由自主地顛倒觸摸,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不安。
清風過馀涼,散作酒尊緣。
這句詩詞以清風吹過的方式,傳遞了涼爽的感覺,將清風與酒尊相聯系,表達了對于清涼宜人的環境的向往。
疏金忽瑣碎,天際一鉤曲。
這句詩詞描繪了金屬的花紋疏松而雜亂,天空中的一道彎曲線條,表達了作者對于瑣碎世事的煩擾和對于曲折人生的感慨。
婆娑觀此身,要俗不得俗。
這句詩詞通過“婆娑”來形容自己的身姿,表達了作者在觀察自身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不能隨俗而動,要保持獨立的個性和追求。
《擬和》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仁者境界和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向往。通過對比和比喻的手法,描繪了一種理想的境界和生活態度。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抒發自然,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婆娑觀此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hé
擬和
mǎ shòu wèi wèi bìng, bù rén rén nǎi rǔ.
馬瘦未為病,不仁人乃辱。
lè zāi rén zhě jū, gèng duì xiāo rán zhú.
樂哉仁者居,更對蕭然竹。
hé zēng bù jiě cǐ, rì shí wàn qián ròu.
何曾不解此,日食萬錢肉。
níng rú zhī lí huò, què yǒu jiē qián yù.
寧如祗藜藿,卻有階前玉。
yǐng luàn yè hóu shū, diān dǎo shǒu dōu chù.
影亂鄴侯書,顛倒手都觸。
qīng fēng guò yú liáng, sàn zuò jiǔ zūn yuán.
清風過馀涼,散作酒尊緣。
shū jīn hū suǒ suì, tiān jì yī gōu qū.
疏金忽瑣碎,天際一鉤曲。
pó suō guān cǐ shēn, yào sú bù dé sú.
婆娑觀此身,要俗不得俗。
“婆娑觀此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