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歸鴻下故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日歸鴻下故園”全詩
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是宋代李彌遜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漫漫長山去不分,欲於何處望閶門。
在漫長的山脈中前行,不知何處可以望見閶門。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長山連綿不絕,使得行者難以分辨自己的位置,也無法確定何時能夠抵達目的地。閶門是古代城市南京的城門,象征著歸鄉的希望和溫暖。作者遠離家鄉,渴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遠望家鄉的地方,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切。
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寄托思念之情給蓮社,回憶起過往的日子,不久后將歸鴻飛回故園。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歸鄉的期待。蓮社是古代文人學士的聚集地,象征著學問和友誼。作者寄托思念之情給蓮社,表達了對曾經的朋友和學養的懷念之情。歸鴻是指南方的候鳥,它們在秋天開始回遷,象征著歸鄉的欲望和希望。作者期待著不久后能夠歸鴻飛回故園,重返故土,與親人朋友團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漫長山脈和渴望望見閶門的心情,以及寄托思念之情給蓮社和期待歸鄉的愿望,表達了作者在離鄉別井的旅途中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離鄉背井的孤獨,以及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這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在彷徨和追求中的思考和追尋。
“幾日歸鴻下故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ué shì qiū huái yī shí wǔ shǒu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
màn màn cháng shān qù bù fēn, yù yú hé chǔ wàng chāng mén.
漫漫長山去不分,欲於何處望閶門。
jì shēng lián shè hái xiāng yì, jǐ rì guī hóng xià gù yuán.
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幾日歸鴻下故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