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來不擬供尊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來不擬供尊俎”全詩
折來不擬供尊俎,靜對悠然一榻書。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譚彥成學士早春五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譚彥成學士早春五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絮縈寒晝擁爐,
枝頭猶得暗香馀。
折來不擬供尊俎,
靜對悠然一榻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寒冷的白天里,風吹著柳絮在空中飄舞,而我坐在火爐旁,享受溫暖。樹枝上仍然留有微弱的花香。作者折下一枝花,卻并不打算獻給神明或供奉在祭壇上,而是靜靜地對著一張書桌,自得其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早春季節的景象,通過對細微的細節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淡然。風絮在寒冷的白天里飄揚,彌漫著一種初春的氛圍。作者坐在火爐旁,感受舒適的溫暖,這種溫暖與外界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心境。
枝頭仍然散發著微弱的花香,這種微弱的香氣仿佛在寂靜中更加顯得純粹和持久。作者折下一枝花,但卻沒有打算將其奉獻給神明,而是靜靜地對著一張書桌,享受著讀書帶來的寧靜和喜悅。這種寧靜和喜悅不需要外界的認可或供奉,而是源自內心的自得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清雅寂靜的春日場景,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寧靜和自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細致觀察,作者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簡單美好事物的贊美。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舒適和欣慰的感覺,讓讀者在喧囂的世界中得到片刻的安寧和放松。
“折來不擬供尊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án yàn chéng xué shì zǎo chūn wǔ shǒu
次韻譚彥成學士早春五首
fēng xù yíng hán zhòu yōng lú, zhī tóu yóu dé àn xiāng yú.
風絮縈寒晝擁爐,枝頭猶得暗香馀。
zhé lái bù nǐ gōng zūn zǔ, jìng duì yōu rán yī tà shū.
折來不擬供尊俎,靜對悠然一榻書。
“折來不擬供尊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