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復問吾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復問吾家”全詩
醉鄉知路隱,不復問吾家。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游梅坡席上雜酬》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梅坡席上雜酬》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幅酒席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不受世俗困擾的向往。
詩意:
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游玩梅坡時,與友人一同飲酒的情景。他們的臉上帶著酒意,微風吹拂著他們的面龐,紗巾隨風飄動。在這個醉鄉中,詩人似乎找到了遠離塵囂、忘卻塵世的感覺,不再關心家庭和世俗的事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境。詩人運用酒席、微風和紗巾等形象,將自然的景物與人的心境相結合,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首先,詩中的"酒面風生纈"描繪了飲酒后詩人和友人的神情。酒后的他們面帶笑容,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紗巾日共斜"表現了微風輕拂,紗巾隨風飄動的景象。這里的紗巾不僅僅是一種裝飾物,更是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自由和超脫。
詩的后兩句"醉鄉知路隱,不復問吾家"表明了詩人在這個醉鄉中,忘卻了家庭、世俗的牽絆,只是專注于享受當下的自由和寧靜。他不再關心回家的路,也不再牽掛家人的身份和責任。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的巧妙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逍遙自在、擺脫塵世束縛的向往。詩中的意象簡潔明了,情感真摯自然,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譯文:
酒面風生纈,
紗巾日共斜。
醉鄉知路隱,
不復問吾家。
(請注意,這里的譯文僅供參考,有多種翻譯方式,可以根據個人理解進行調整。)
“不復問吾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méi pō xí shàng zá chóu
游梅坡席上雜酬
jiǔ miàn fēng shēng xié, shā jīn rì gòng xié.
酒面風生纈,紗巾日共斜。
zuì xiāng zhī lù yǐn, bù fù wèn wú jiā.
醉鄉知路隱,不復問吾家。
“不復問吾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