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帽迎風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帽迎風落”全詩
花梢密藏路,隱約見山家。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游梅坡席上雜酬》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梅坡席上雜酬》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游覽梅坡時的情景和感受。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醉帽迎風落,
春衣日徑斜。
花梢密藏路,
隱約見山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覽梅坡時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醉帽飄落、春衣斜徑、花梢掩藏等細膩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描繪,抒發了內心深處的情感。
賞析:
《游梅坡席上雜酬》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游覽梅坡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的“醉帽迎風落”描繪了風吹動下帽子的情景,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放松和舒適。而“春衣日徑斜”則通過描寫斜陽下的春衣,傳達了一種歲月流轉、時光逝去的意味,暗示了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的“花梢密藏路,隱約見山家”則以花梢和山家作為象征,表達了自然的寧靜和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準確的意象,將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知與內心情感相融合,展現了宋代詩人崇尚自然、追求閑適自在生活的特點。這首詩以纖巧的筆觸勾勒出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讓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到一份寧靜和慰藉。
“醉帽迎風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méi pō xí shàng zá chóu
游梅坡席上雜酬
zuì mào yíng fēng luò, chūn yī rì jìng xié.
醉帽迎風落,春衣日徑斜。
huā shāo mì cáng lù, yǐn yuē jiàn shān jiā.
花梢密藏路,隱約見山家。
“醉帽迎風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