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镵斸雨護云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镵斸雨護云根”全詩
采薇勁節於今在,知是夷齊幾世孫。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林仲和筠莊》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林仲和筠莊》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要忘記憂愁,不要數萱草。
用長劍斬雨水,保護云的根。
采摘薇草的力量,至今仍然存在,
知道這是夷齊的后代。
詩意: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萱草象征著憂愁和煩惱,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憂愁,憂愁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詩人用劍斬雨的形象表達了對困難和逆境的堅決應對態度,他希望能夠保護云的根,即保護自然界的秩序和生態平衡。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采摘薇草的力量至今仍然存在的意思,薇草象征著堅強和努力,詩人希望人們能夠從古人的智慧和勇氣中得到啟示,繼續堅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賞析:
《次韻林仲和筠莊》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李彌遜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詩中的萱草、雨水、云根、薇草等形象都與自然界緊密相連,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界的珍視和對人生態度的思考。詩中的萱草和薇草象征著人生中的憂愁和堅強,詩人以此來告誡人們不要逃避痛苦和困難,而是要勇敢面對和應對。劍斬雨水的描寫則展現了詩人積極應對逆境的精神,他希望能夠保護自然界的秩序和生態平衡,這既是對自然界的敬畏,也是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注。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凝練地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界的熱愛,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長镵斸雨護云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ín zhòng hé yún zhuāng
次韻林仲和筠莊
mò jiě wàng yōu bù shù xuān, zhǎng chán zhǔ yǔ hù yún gēn.
莫解忘憂不數萱,長镵斸雨護云根。
cǎi wēi jìn jié yú jīn zài, zhī shì yí qí jǐ shì sūn.
采薇勁節於今在,知是夷齊幾世孫。
“長镵斸雨護云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