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畏涂知勇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使畏涂知勇退”全詩
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間何處更乘危。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過岳冠山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岳冠山二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岳冠山二首》中文譯文:
駕駛船只在潮風急切的浪涌中翻越礁石,
船夫卻無法控制船只的前進。
如果他知道畏懼是勇敢的退讓,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哪里更能乘坐危險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駕駛船只經過岳冠山的情景。潮風急切,浪涌翻騰,形容了險峻的海上環境。船夫雖然努力操縱船只,但無法自持,無法完全掌控船只的前進方向,顯示了他在嚴峻環境下的無力和不確定性。
詩中提到了“畏涂”(畏懼海上危險)和“知勇退”(勇敢地退讓),表達了作者對于面臨危險時應該如何應對的思考。作者認為,勇敢退讓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因為在危險的環境中,留得一份謹慎和畏懼,退讓一些,也能保護自己的安全。詩中的船夫未能做到這一點,而作者則通過描繪船夫的局限性,反思了人們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的態度。
整首詩通過描繪海上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對于人們應對危險時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謹慎應對困境,畏懼危險是明智之舉,而不是輕率行事。這種思考在宋代文人士人生觀中非常重要,也反映了李彌遜對于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若使畏涂知勇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yuè guān shān èr shǒu
過岳冠山二首
jià cháo fēng jí làng fān jī, zhōu zǐ cāo zhōu bù zì chí.
駕潮風急浪翻磯,舟子操舟不自持。
ruò shǐ wèi tú zhī yǒng tuì, shì jiān hé chǔ gèng chéng wēi.
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間何處更乘危。
“若使畏涂知勇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