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將塵境礙虛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將塵境礙虛明”全詩
一事到頭猶是幻,萬緣何處可留情。
云歸夜壑空難狀,月落秋江影自生。
唯有龐家老居士。
不將塵境礙虛明。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旸叔見示伽陀》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旸叔見示伽陀》是李彌遜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形何用強安名,
只麼騰騰信腳行。
一事到頭猶是幻,
萬緣何處可留情。
云歸夜壑空難狀,
月落秋江影自生。
唯有龐家老居士,
不將塵境礙虛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對超脫塵世的追求。作者認為無形的名聲和外在的榮譽對人來說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人們的行為和品德。他指出人生的一切努力最終都會化為泡影,萬般緣分也無法永久地停留。在作者看來,云歸于夜的壑谷中,無法形容其真實的狀態;月落在秋江上,自然形成了影子。只有那位龐家老居士,不讓塵世的境界阻礙他對虛空真理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超越塵世的追求。作者通過對名利和緣分的否定,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他以云歸夜壑和月落秋江的景象,形象地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幻化。最后,通過龐家老居士的形象,強調了追求虛空真理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情感深邃,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現實世界的否定和對超脫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宋代詩人的超脫情懷和哲思境界。
“不將塵境礙虛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áng shū jiàn shì jiā tuó
次韻旸叔見示伽陀
wú xíng hé yòng qiáng ān míng, zhǐ mó téng téng xìn jiǎo xíng.
無形何用強安名,只麼騰騰信腳行。
yī shì dào tóu yóu shì huàn, wàn yuán hé chǔ kě liú qíng.
一事到頭猶是幻,萬緣何處可留情。
yún guī yè hè kōng nàn zhuàng, yuè luò qiū jiāng yǐng zì shēng.
云歸夜壑空難狀,月落秋江影自生。
wéi yǒu páng jiā lǎo jū shì.
唯有龐家老居士。
bù jiāng chén jìng ài xū míng.
不將塵境礙虛明。
“不將塵境礙虛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