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羅莫謾驚烏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羅莫謾驚烏鵲”全詩
門羅莫謾驚烏鵲,戶外曾來長者車。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次韻王彥聲題梅氏草堂》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彥聲題梅氏草堂》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丘壑胸中自廣居,
數椽茅屋小蝸廬。
門羅莫謾驚烏鵲,
戶外曾來長者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居住在丘壑之間,心胸廣闊,住在簡陋的茅屋之中,生活簡樸自足的景象。詩中提到的門羅、烏鵲和長者車,是表達了主人的淡泊名利、寧靜自得的生活態度。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主人對于簡陋茅屋的安居自樂。第一句“丘壑胸中自廣居”,形象地表達了主人內心的寬廣和自在,將丘壑作為胸中的居所,突顯了他內心的寧靜與豁達。第二句“數椽茅屋小蝸廬”,描繪了主人居住的簡陋環境,茅屋和蝸廬都是小巧、樸素的象征,表達了主人對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第三句“門羅莫謾驚烏鵲”,以寥寥數字描繪了寧靜的生活狀態,門羅是指門前的雜草,莫謾是指不必要的干擾,烏鵲是指喧鬧的鳥類,這些都是外界紛擾與煩憂,而主人則以淡定的心態對待。最后一句“戶外曾來長者車”,長者車指的是富貴人家的馬車,詩中提到主人的居所遠離塵囂,幾乎沒有受到世俗的干擾,以至于富貴人家的馬車都不曾到達他的門外。
這首詩詞以簡單自然的語言,表現了主人淡泊名利、安居自樂的生活態度。他以寧靜的心態對待外界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寬廣與自在。通過對簡陋茅屋的描繪,抒發了對物質生活的淡泊態度,強調了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整首詩情感平和,用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寧靜自得的生活畫面,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引導人們去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心靈的滿足。
“門羅莫謾驚烏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yàn shēng tí méi shì cǎo táng
次韻王彥聲題梅氏草堂
qiū hè xiōng zhōng zì guǎng jū, shù chuán máo wū xiǎo wō lú.
丘壑胸中自廣居,數椽茅屋小蝸廬。
mén luó mò mán jīng wū què, hù wài céng lái zhǎng zhě chē.
門羅莫謾驚烏鵲,戶外曾來長者車。
“門羅莫謾驚烏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