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吹雨上髭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風吹雨上髭須”全詩
日邊不郵平安使,云影滿川山有無。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雨中登北樓》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登北樓》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雨中登上北樓,感嘆時光流轉,表達了對平安使的思念以及對云影、川山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中登北樓
白首登臨海一隅,
晚風吹雨上髭須。
日邊不郵平安使,
云影滿川山有無。
譯文:
在雨中登上北樓,
白發人站在海邊的一隅,
晚風吹拂著他的胡須。
平安使離開在日邊,
云影遍布著川和山,有無之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雨中登上北樓的情景。他已經年老,白發蒼蒼,站在海邊的一角,迎接著晚風和雨水的洗禮。他心中思念著一個遙遠的人,這個人被稱為平安使,而他卻遠離了他的身邊。同時,他環顧四周,看到云影遍布著整個川和山,這些云影似乎有存在的實體,也有虛無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以雨中登樓為背景,通過老人的形象,表達了時間流轉、生命漸行漸遠的主題。白首的老人象征著歲月的沉淀和經歷的積累,他登臨北樓,站在海邊,感嘆著時光的流逝。晚風吹拂著他的胡須,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也增添了歲月的滄桑感。
詩中提到的平安使,可能是老人思念的人物,也讓人感受到他對安寧和平靜的向往。然而,平安使已經離開了他,只能在日邊留下一抹遺憾和思念。這種思念之情,通過對云影的描繪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示。云影滿布川山,有無之間,表達了歲月變幻、事物消長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歲月更替的思考,通過雨中登樓的景象,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的感慨和對平安與遙遠的思念。
“晚風吹雨上髭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dēng běi lóu
雨中登北樓
bái shǒu dēng lín hǎi yī yú, wǎn fēng chuī yǔ shàng zī xū.
白首登臨海一隅,晚風吹雨上髭須。
rì biān bù yóu píng ān shǐ, yún yǐng mǎn chuān shān yǒu wú.
日邊不郵平安使,云影滿川山有無。
“晚風吹雨上髭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