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異蕕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情異蕕薰”全詩
偶為山樊居,白云亂衣巾。
物類感濕燥,人情異蕕薰。
奇峰靄朱夏,擘絮浮陽春。
興來攬之游,要觀塵外身。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宿云軒》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云軒》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一生時常想起山川溝壑,它們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就像云彩一樣。偶然間我住在山間小屋,白云紛亂地裹挾著我的衣巾。這里的事物似乎都有濕潤的感覺,人情卻和平常不同,有著異樣的芳香。奇峰云靄籠罩在盛夏中,碎絮在陽春里飄浮。在心情激動的時候,我會出門游玩,希望能夠超脫塵世的身份,去欣賞外面的風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李彌遜在山間小屋中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感悟。詩人把云彩與自己的思緒相比,表達了對山川溝壑的思念之情。他觀察到周圍的事物都帶有濕潤的感覺,而人際關系卻與尋常不同,充滿了異樣的芳香。在這樣的環境中,奇峰云靄籠罩在盛夏的天空中,飄浮的碎絮象征著陽春的氣息。詩人在激動的心情下,離開塵世的束縛,希望通過游玩來觀察外界的風景,超脫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賞析:
《宿云軒》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李彌遜在山居生活中的心境和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超脫塵世的向往。詩詞運用了自然景色的描寫,如云彩、山川、白云等,準確而生動地刻畫了詩人的心情和周圍環境。通過描繪物象,詩人抒發了對山川溝壑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人以山間小屋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描繪,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詩詞中融入了對自然的感悟,以及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給人以寧靜、自由、超越塵囂的美好感受。同時,通過描寫奇峰云靄和飄浮的碎絮,詩人也表達了對盛夏與陽春的對比,傳遞了季節更替中的生命活力和變化之美。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清新、淡雅的藝術享受。
“人情異蕕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yún xuān
宿云軒
píng shēng niàn qiū hè, zhe wǒ xiōng zhōng yún.
平生念丘壑,著我胸中云。
ǒu wèi shān fán jū, bái yún luàn yī jīn.
偶為山樊居,白云亂衣巾。
wù lèi gǎn shī zào, rén qíng yì yóu xūn.
物類感濕燥,人情異蕕薰。
qí fēng ǎi zhū xià, bāi xù fú yáng chūn.
奇峰靄朱夏,擘絮浮陽春。
xìng lái lǎn zhī yóu, yào guān chén wài shēn.
興來攬之游,要觀塵外身。
“人情異蕕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