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桐從此不調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枯桐從此不調弦”全詩
一斑昔我嘗窺豹,五色還公自補天。
新隴只今堪掛劍,枯桐從此不調弦。
典刑今有阿戎在,定與相從對白蓮。
分類:
《哭陳興宗先生三首》鄧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陳興宗先生三首》是宋代鄧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腹悲辛誰與言,
內心充滿悲傷和憂愁,卻無人能夠傾訴,
叩門不應更依然。
我敲門,但沒有回應,依然孤獨無助。
一斑昔我嘗窺豹,
曾經一瞥豹子的皮毛,
五色還公自補天。
五彩斑斕的豹子自有天生的美麗。
新隴只今堪掛劍,
新修的隴山如今已適合掛上劍,
枯桐從此不調弦。
枯萎的桐樹從此再也無法奏出音樂。
典刑今有阿戎在,
如今有阿戎執掌刑杖的職責,
定與相從對白蓮。
他與我定會一同守護白蓮。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傷和孤獨,他感到無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憂愁。作者曾經一瞥過美麗的豹子,認為其五彩斑斕的皮毛是天賦的美麗。他覺得新修的隴山適合掛上劍,象征著戰亂的時代。然而,枯萎的桐樹不再奏響音樂,象征著美好的事物逐漸消失。作者提到了阿戎執掌刑杖,表明他在這個動蕩的時代里,尋求著守護和庇護。他堅定地認為與阿戎一同守護白蓮,象征著對純潔和善良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代的思考。通過對自然界的描繪和對人物角色的提及,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正義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沉思和感慨,展現了宋代士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枯桐從此不調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chén xìng zōng xiān shēng sān shǒu
哭陳興宗先生三首
mǎn fù bēi xīn shuí yǔ yán, kòu mén bù yīng gèng yī rán.
滿腹悲辛誰與言,叩門不應更依然。
yī bān xī wǒ cháng kuī bào, wǔ sè hái gōng zì bǔ tiān.
一斑昔我嘗窺豹,五色還公自補天。
xīn lǒng zhǐ jīn kān guà jiàn, kū tóng cóng cǐ bù tiáo xián.
新隴只今堪掛劍,枯桐從此不調弦。
diǎn xíng jīn yǒu ā róng zài, dìng yǔ xiāng cóng duì bái lián.
典刑今有阿戎在,定與相從對白蓮。
“枯桐從此不調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