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飄萬家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飄萬家雪”全詩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寒食下第》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下第》是唐代詩人武元衡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掛九衢絲,
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
對此芳菲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追念祖先、掃墓、祭拜。詩中通過描寫柳樹在大街上垂下長長的絲線,花朵如雪花般飄落,表達了寒食時節的寒冷和凄涼。詩人質問自己如何能夠在這美景面前感到憔悴,對這樣美好的景象感到無法自拔。
賞析:
《寒食下第》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通過對柳絲和花朵的描寫,傳遞出一種深沉的寂寥和凄涼之感。詩中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痛苦。柳絲和花朵的美景與詩人的憔悴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寒食節的特殊氛圍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困惑。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表達方式,通過具象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花飄萬家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xià dì
寒食下第
liǔ guà jiǔ qú sī, huā piāo wàn jiā xuě.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rú hé qiáo cuì rén, duì cǐ fāng fēi jié.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花飄萬家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