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悲涼鬼神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悲涼鬼神哭”全詩
明月不如長年好,照我離離滿秋前。
明年此夜月還明,我是荊江云水人。
勸君莫唱烏棲曲,千古悲涼鬼神哭。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烏棲曲》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烏棲曲》
朝代:宋代
作者:馮時行
黃河吹風暗平川,
東流之水清且瀾。
明月不如長年好,
照我離離滿秋前。
明年此夜月還明,
我是荊江云水人。
勸君莫唱烏棲曲,
千古悲涼鬼神哭。
【中文譯文】
黃河的風吹過平坦的原野,
東流的水清澈而平靜。
明亮的月亮不如常年的好,
照亮我離離的身影,滿秋之前。
明年的今晚,月亮還會明亮,
我是來自荊江的云水之人。
勸你們不要唱《烏棲曲》,
因為千古以來,鬼神都在悲涼地哭泣。
【詩意和賞析】
《烏棲曲》是馮時行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人以黃河為背景,描繪了東流的水流清澈而平靜,同時也表達了對明月的思念。他認為明亮的月亮雖然美麗,但無法與長年的思念相比。詩人的離離之身在明月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孤寂,而這種離別的情感將在秋天之前一直存在。
在詩的后半部分,馮時行表達了對明年同一時刻的期待,他自稱是來自荊江的云水之人,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和歸屬感。最后兩句“勸君莫唱烏棲曲,千古悲涼鬼神哭”,以勸告的口吻呼喚讀者不要再唱這悲涼的《烏棲曲》,因為這首曲子引起了千古以來鬼神的悲哀和哭泣。這里的烏棲曲可以理解為一種悲涼的曲調,具有強烈的悲情和傷感。
整首詩以清新、寂寥的意境貫穿始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離愁。詩詞中的意境和情感與人生的離別和思念產生共鳴,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憂傷和傷感。
“千古悲涼鬼神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qī qū
烏棲曲
huáng hé chuī fēng àn píng chuān, dōng liú zhī shuǐ qīng qiě lán.
黃河吹風暗平川,東流之水清且瀾。
míng yuè bù rú cháng nián hǎo, zhào wǒ lí lí mǎn qiū qián.
明月不如長年好,照我離離滿秋前。
míng nián cǐ yè yuè hái míng, wǒ shì jīng jiāng yún shuǐ rén.
明年此夜月還明,我是荊江云水人。
quàn jūn mò chàng wū qī qū, qiān gǔ bēi liáng guǐ shén kū.
勸君莫唱烏棲曲,千古悲涼鬼神哭。
“千古悲涼鬼神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