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驛空濛雨似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驛空濛雨似煙”全詩
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上更青天。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題嘉陵驛》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嘉陵驛》是唐代詩人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悠悠風旆繞山川,
山驛空濛雨似煙。
路半嘉陵頭已白,
蜀門西上更青天。
中文譯文:
風旗飄揚繞山川,
山中驛站雨迷茫。
半路上嘉陵頭已白,
蜀門向西更見晴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嘉陵驛的旅程。詩中通過描繪風旗飄揚、山驛籠罩在雨霧中以及途中的景色變化來表達作者旅途中的心情和所見所感。詩人在旅途中看到路途已過半,嘉陵頭已被朝陽染白,而向西行進的蜀門之路更加廣闊和明朗,這象征著作者的目標和前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變化。詩人通過運用山川、風旗、雨霧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表達了旅途中的寂寥和變幻。描述路途已過半的嘉陵頭已被朝陽染白,蜀門向西更見晴朗,給人以一種希望和豁達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具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旅途心境和對未來的期望。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通過對山川、雨霧和朝陽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然的壯美和變幻多姿,與人的旅途和心境相呼應,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總之,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變化,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山驛空濛雨似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ā líng yì
題嘉陵驛
yōu yōu fēng pèi rào shān chuān, shān yì kōng méng yǔ shì yān.
悠悠風旆繞山川,山驛空濛雨似煙。
lù bàn jiā líng tóu yǐ bái, shǔ mén xī shàng gèng qīng tiān.
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上更青天。
“山驛空濛雨似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