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悠悠又遇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事悠悠又遇春”全詩
雨滴閑階清夜久,焚香偏憶白云人。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桃源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郭通微的思念之情。
詩詞中有兩個主要的意象:風塵和桃源。風塵指人世間的繁忙爭斗,而桃源則是指一個寧靜、美麗的世外桃源,象征著人們向往的理想生活。詩人在風塵中度過了一段時間,而此時又遇上了春天,他忍不住懷念桃源生活的美好。
詩詞通過“雨滴閑階清夜久,焚香偏憶白云人”來表達詩人對郭通微的思念。深夜下著細雨,詩人獨坐在齋房里,心中忍不住想起了一個名叫郭通微的人。詩人通過焚香的儀式來追思該人,甚至可能是以此來祈求他的平安。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對理想生活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它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夜晚,透過雨滴,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和眷戀。這種渴望和眷戀既是對桃源生活的向往,也是對友情的傾慕和思念。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懷舊之感,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和友誼的追求。
“世事悠悠又遇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zhāi yè yǔ yì guō tōng wēi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
táo yuán zài zài zǔ fēng chén, shì shì yōu yōu yòu yù chūn.
桃源在在阻風塵,世事悠悠又遇春。
yǔ dī xián jiē qīng yè jiǔ, fén xiāng piān yì bái yún rén.
雨滴閑階清夜久,焚香偏憶白云人。
“世事悠悠又遇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