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鶯一哢四時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鶯一哢四時春”全詩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聲長嘯翠眉顰。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贈歌人(一作贈佳人)》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歌人(一作贈佳人)》是唐代武元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林鶯一哢四時春,
蟬翼羅衣白玉人。
曾逐使君歌舞地,
清聲長嘯翠眉顰。
譯文:
春天里,林中的黃鶯一唱,四季都感到春意盎然。
佳人身著細膩的羅衣,皮膚如白玉一般潔白。
曾經隨從使君在歌舞的場地上,她的清脆聲音長久地回蕩,她的秀美眉毛微微皺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以及她與使君之間的情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這位佳人的贊美和思念之情。林鶯的鳴叫象征著四季的春天,與佳人的美麗相得益彰。她的白衣和白玉般的肌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她的美麗和純潔。詩中提到的使君是她曾經追隨的人,而她的歌聲和舞姿在使君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歌聲長久回蕩,展現了她清脆的嗓音,而微微皺起的秀美眉毛則表達了她內心的思慮和情緒。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和她與使君之間的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女子形象的描寫,表現出對美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林鶯的鳴叫象征著生機勃勃的春天,與佳人的美麗相得益彰,突顯了她的魅力。通過描寫佳人的白衣和白玉般的肌膚,詩人強調了她的純潔和高貴。詩中的使君是她曾經追隨的人,而她的歌聲和舞姿在使君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現了她的才藝和魅力。整首詩情感細膩而含蓄,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美的向往和對佳人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美和愛情的追求,同時也展示了唐代詩歌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細膩描繪和感情表達的藝術風格。
“林鶯一哢四時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gē rén yī zuò zèng jiā rén
贈歌人(一作贈佳人)
lín yīng yī lòng sì shí chūn, chán yì luó yī bái yù rén.
林鶯一哢四時春,蟬翼羅衣白玉人。
céng zhú shǐ jūn gē wǔ dì, qīng shēng cháng xiào cuì méi pín.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聲長嘯翠眉顰。
“林鶯一哢四時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