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庭花發暮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說庭花發暮春”全詩
花開花落無人見,借問何人是主人。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聞王仲周所居牡丹花發,因戲贈》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王仲周所居牡丹花發,因戲贈》是唐代詩人武元衡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王仲周的庭院里牡丹花開放,我因此寫了這首戲謔贈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傍晚的景象,詩人聽說王仲周的庭院里的牡丹花已經開放。長安的才子們常常前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然而,這些花開花落,卻沒有人真正見證,因此詩人好奇地問道,到底是誰是這庭院的主人。
賞析:
這首詩以嬉笑懷疑的語氣寫出了才子們對美景的追逐和對庭院主人身份的好奇。詩人通過描繪牡丹花的開放與凋零,表達了人事無常的哲理。詩中的長安才子常常流連于花前,享受美的享受,但卻無法真正理解花的主人是誰。這種情景呼應了當時文人墨客對于世事虛幻、名利空忙的思考。詩人以戲謔的口吻,點明了人們對于珍貴事物的追逐和對真相的迷惑。整首詩簡潔明快,語言幽默,通過對花的描寫寓意深遠,傳達了一種對于人世間萬象的思考和詩人個人的獨立見解。
“聞說庭花發暮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wáng zhòng zhōu suǒ jū mǔ dān huā fā, yīn xì zèng
聞王仲周所居牡丹花發,因戲贈
wén shuō tíng huā fā mù chūn, cháng ān cái zǐ kàn xū pín.
聞說庭花發暮春,長安才子看須頻。
huā kāi huā luò wú rén jiàn, jiè wèn hé rén shì zhǔ rén.
花開花落無人見,借問何人是主人。
“聞說庭花發暮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